目前的研易者有不少人以为当今的六爻筮法即是古典的火珠林法,其实不然,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筮书风格来看,大致以汉代的《京房易传》为第一时期,以晋代,明代的《洞林》、《易冒》、《易林补遗》为第二时期。明代的《断易天机》、《火珠林》为第三时期。清代乾嘉之后的《增删卜易》等为第四时期,它们的筮学原理从筮法应用各有不同。
当今流传的六爻筮法起源并不古老,它的代表作是《增删卜易》与《卜筮正宗》。西汉,是《周易》象术飞跃发展的一个朝代,易学家把一年十二个月,二十四节气纳入卦中组成十二消息卦。把卦爻配以月,并强调天、地、人、三才一体论。人在宇宙间,日月运行与人事有密切的关系。以阴阳消长,天体运行是宇宙自然的客观规律,是不能改变的,顺其者和谐,逆其者悖乱。
如六亲之说,京房以“鬼”“财”“天地”“福德”“同气”来表示社会中的六亲。“鬼”,指官鬼。官,官吏。鬼,鬼神。在古代人看来,官和鬼皆能制约人,故二者为同类。“财”,指妻财。古代受封建礼教束缚,妇女社会地位低下,只是男人的附庸,故她和财产是一类。“天地”,即父母。天地是万物之父母,故天地、父母同义。“福德”,指子孙。子孙皆由父母庇护而无忧无虑,故称福德。同气即兄弟。京氏曾对六亲的产生作了说明:八卦鬼为系爻,财为制爻,天地为义爻,福德为宝爻,同气为专爻(《京氏易传》卷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