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曾国藩家书》有言:家败离不得个奢字,人败离不得个逸字,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。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,一来成就了自己,二来成就了家族,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。奢、逸、骄,三个并不深奥的字眼,却能指导今人如何持家、处世、做人,让你迈上人生新境界。一、家败离不得个奢字诗人李商隐曾有诗曰:
查看详细>导读: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前辈说,儒家经常告诫人,不要得意忘形,这是很难做到的。一个人发了财,有了地位,有了年龄,或者有了学问,自然气势就很高,得意就忘形了;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。但是有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,修养蛮好,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,就都完了,都变了;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,都小了,变成失意忘形。今天带您看大师理解的得意与失意,荣宠与羞辱之间的真正涵义!宠,是得意的总表相。辱,是失意的总代号。当一个人在成名、成功的时候,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,一旦得意,便会欣喜若狂,喜极而泣,自然会有惊震心态,
目前孝道的教育缺失,不孝的现象比比皆是,令人触目惊心!之所以不孝之子日益增多,其实是父母教育的结果,以下这些不知不觉的行为,都会导致子女不孝。一、经常和子女说:我老了是不需要你养的,我是有退休金的,你只要自己过好了,让我们放心就可以了。这种说法非常普遍,导致子女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大大增强,子女会真的认为只要自己过得爽就是最大的孝!正确的作法是要告诉子女:养老是你天然的责任,即使父母有钱,你也必须尽起养老的义务,这是义务与责任,是应该做的,与父母是否有钱无关。二、为了孩子的学习,一切都让路。很多家长为了孩子
一、前事之不忘,后事之师也。译文: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,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。赏析: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,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。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,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,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,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,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。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,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。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,那才是有益之举。就这一点来说,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。二、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译文:项庄舞剑的目的,在于刺杀刘邦。赏析:《史记
“无酒不成席”,中国人在酒桌文化中浸淫已久。五千年的酒文化延绵至今,已形成中国特色的“酒桌潜规则”。不可否认,喝酒能够活跃气氛、增进感情。中国的酒桌文化,是一种礼仪,也是一门艺术。你看得到交换的酒杯,没看到交换的利益,你看得到干掉的白酒,看不到干掉的尊严。一、早几年前,酒对我而言有种莫名的神圣感。酒是什么?是田伯光砸了谪仙楼,只留下两坛长安醇酒,从长安挑到华山,令狐冲不疑有他一饮而下。是乔峰在聚贤庄痛饮,将往日恩义一笔勾销,自此与江湖绝交,虽万千人吾往矣。二、都说中国人没有“规则意识”,我不赞同。看看中
文|冯骥才我们必须正视: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。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,尤其是那些最驰名、最具影响的——从名城名镇名街,到名人名著名墓,乃至各类文化遗产等,都在被热热闹闹地重新“打扮”,甚至拆卸重组,再浓妆艳抹,挤眉弄眼,招摇于市。那些在城市改造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,忽然被“聪明”地发现,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。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,没拆的也难逃厄运——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(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)。更糟糕的是很多古村古镇正被“腾笼换鸟”,迁走原住民,然后大举招商,一个个被改
今天,听到一个小故事: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。他的母亲在他犯错时,总是严厉地教导他,有时还会打他。待他长大成人后,当他犯错时,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。有一次母亲打他,他突然放声大哭。母亲很惊讶,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。于是就问他:“为什么要哭?”伯俞回答说:“从小到大,母亲打我,我都觉得很痛。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。但是今天母亲打我,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。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,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。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。”这个小故事,让我感动不已。父母在,人生即有来处;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
小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说一句话:人一辈子难得交一两个真正的朋友。当时年纪小,心想:你们就是认识的人太少了呗。后来年纪大一点,懂得一点人际关系的秘密,猜测他们这么说可能是想向对方表达:你这个朋友很珍贵。是一句客气话。当经历过更多事情之后,越来越发现这句话有道理,也许人都是孤独的吧,很难向别人真正敞开心扉。又或许,首先自己得成为值得深交的人,这样你才有机会交到更多的真朋友。那什么样的人值得深交呢?既能共苦又能同甘与想象种不同的是,共苦往往容易,因为大家条件境遇都不好,不共苦也没办法。而同甘有时候却很难,多少共同创
我友,一日饮醉,对我说:“你信不信?我的存款,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。”我回答:“我信。不过,老辈子有句话,叫儿孙自有儿孙福,你真的没必要给儿孙留那么多。”他笑了,说:“什么是福?我上半辈子穷怕了,不能再让我的儿子、孙子重复我的穷。我就是要让他们守着金山,过像样的日子。”他说的是真心话。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——但有一分钱,留与子孙花。仿佛我们今天多留一些钱给他们,他们的日子就能增加一些甘甜与色彩。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:“子孙若如我,留钱做什么,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子孙不如我,留钱做什么,愚而多财,益增